春藤案例
Single Service

百年老校,铸新立人——记重庆市綦江中学环境文化构建(三)

 

图片

 

綦江,
素有“重庆南大门”之称,
是重庆主城区都市圈的重要支点。
其名本于古綦市,
江以綦名,区以江名。
明代曹学佺《蜀中名胜记》载:
江发源夜郎,
作苍帛色,故名綦。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在1400年州县建制历史进程中,
红色文化、版画文化、僚人文化等
多元文化滋养勃发、交融共生。
 

图片

 △綦江全貌图

 

綦江中学,
这所始建于1910年,
有着深厚文脉传承的百年老校,
以“革新教育”之志,
发源于“四新学堂”,
笃行于“问题式大课堂”,
建设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亲近真理,
砥砺德行,拥有智慧的人。
 

图片

 △新綦江中学鸟瞰图

 

受綦江中学委托,

重庆常春藤公司,

对学校文化进行了系统规划和设计,

提炼出学校文化建设新的思路。

我们立足地域人文,

结合学校历史及办学特色,
凝练出“问道知新”的核心理念,
围绕此理念展开设计,
提出以下构思:
 
 

设计构思
 

图片



布局思路
 

图片

 

綦江中学地势落差较大,

形成六大台阶,

步步登梯,凭高望远。

环境设计遵循“景随步移”的原则,

分区打造,自成主题。

我们以《礼记》中: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五个“为学递进”的阶段作分区统领,

以“仁山立德”为育人终极目标,

将整个校园文化环境分区为:

“立学溯源、问道知新、仰高思齐、

明辨达智、励志笃行、仁德至善”

六大文化主题区。

形成一轴五广场六园的全学习课程文化空间。

 

图片



效果呈现
 

图片

△校名石效果图

图片

△校名石实景图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一块天然的花岗石正面镌刻校徽、校名,背面展示校训,其中校名、校训是常春藤公司特邀中国书法家协会孙晓云主席题词。

 

图片

△校训水景观

走进大门,迎面而入的是“求实致知,铸新立人”校训水景观,通过艺术化的表现形式,不仅能美化校园环境,提升校园的整体形象,还能使师生时刻牢记校训,在耳濡目染中加深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图片

△总导视牌

总导视采用电子显示屏和导视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物联网及声光电技术的融入,让师生及参观者在此处就能感受校园全区域的定点数字漫游,以达到建设智慧校园的目的。

 

图片

△图书馆阅读空间
图书馆作为对外开放的公共空间,绿化带展示綦江的“古镇、古画、古乐”特色;设计下沉式阅读台,架起与社区沟通的桥梁。

 

图片

△树池文化

树池优化,采用“学"字为主题,结合“学“的一些诗词,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了解相关诗词典故。同时,树池上的主题字也诠释了该区域的文化主题。

 

图片

△仰高思齐

中心堡坎立面设计成“綦中历史文化墙”,将百年綦中的重要历史节点、办学特色、优秀校友等在此一一呈现,让先贤精神感召学子前行。
地面设计世界地图地雕,促进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增强国际视野。
 

图片

△四新学堂

图片

△四新学堂

综合楼前,复原“四新学堂”牌坊,传统与现代交融,象征百年教育青蓝相继,弦歌不缀。背面则呈现“四新学堂”的历史,同时将校舍旧貌进行再现。

大门平时关闭,授勋、颁奖、成人礼等重要的仪式时可开放进入,师生从这里跨过,将接受一场庄严的精神洗礼,这是綦中“四新教育”的见证,也将是新时期学校的精神堡垒。

 

图片

△“创意无限”数字探究馆

在艺术楼背后绿化区域设计户外数字探究馆,采用声光电技术,通过触摸查询、互动显示屏等方式,供学生学习、探究科技知识,展示学校科技特色,让师生实景感受科技的魅力。
 

图片

△科技主题长廊

图片

△棋艺主题长廊

图片

△艺术主题长廊

教学区的长廊是学校建筑设计的亮点,我们设计成共享学习街区,分别有“科技、人文、艺术、国际、教育”等主题长廊。学生在此区域可进行自主学习、开展小型探讨。
 

 

学校坚持对学生三年负责,

更对学生三十年后负责。

在綦江中学这片智慧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处处是创造之地,

人人是创造之人,

个个是创造之才。

 

从当年的新式学堂,

到今天的优质教育资源库,

綦中人坚守百年传承,

探大道之本源,开求新之气象。

 

 



联系方式



重庆常春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座机:023-68889077

邮箱:ivy68889077@163.com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鸳鸯街道湖山路189号1幢16楼

重庆常春藤,专业校园文化全案设计机构,您的校园文化建设管家。

  •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 即时微信咨询

    即时微信咨询

友情链接



常春藤文化

在线疑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