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藤资讯

“懂”教育的空间源自“会”教学的模式:不懂教育何谈学校设计?

 

 

为未来培养人才的学校,却成为相对封闭、守旧的地方,这无疑是种悖谬。在应试教育模式一时难以突破的情况下,校园建设有必要先行一步。
      本期必达从设计角度对目前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诸多热点进行了专业解读,并参考国内外中小学案例,提出四点适应未来的中小学校的空间解决方案。


教育的困境

 

著名的博弈论模型“囚徒困境”准确地描述了人心与人性:两个被分别关押的囚犯因为无法建立互信,最终总会放弃以合作谋取无罪释放的共赢机会,选择以相互揭发来确保刑期较短的次优结果。

这是个经济学模型,但应该也可以引入教育学领域:相互提防并攀比的家长们,因为无法预知和控制他人的行为,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无奈地做出貌似对自己有利的“最优”选择——给自己的孩子不断加码补课,最后大家一起“累死”在起跑线不远处。

这是中国式教育的“囚徒困境”,人人皆知其非,无人能够摆脱。学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之地,反而成为相对封闭、守旧的地方,这无疑是种悖谬,令人扼腕。慨叹之余,我们应当思考,原因何在,出路何往。


校舍演进的三个阶段

教育是一件很古的事,但教室不是。我们目前耳熟能详的各类校舍,并非向来如此。

中外学校建筑的发展历程,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即没有特定形象的学校建筑、具有明显特征的学校建筑和不像学校的学校建筑

 

没有特定形象的学校建筑

 

古时大部分的教学活动都不在教室进行。蒙学往往授课于家;宗族聚居处,则多以祠堂为私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不是今天意义上的学校。“孔子游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夫子所在,就是教室。古希腊柏拉图的阿卡德米学园和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学园是西方学校的鼻祖,两者都配备有很大的图书馆、博物馆甚至实验室,但也没有教室。拉斐尔的名作《雅典学院》形象再现了当时活跃的气氛,“吾爱吾师,更爱真理”。古罗马时期,有钱人在私家花园,穷人在宗教场所或街头巷尾接受教育。到中世纪,修道院成为了教育场所。彼时的学校,因此并没有特定的形象,各色各样的空间都能传道授业解惑。

 

具有明显特征的学校建筑

 

现代意义上的教室是近代社会工业化的产物。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n Amos Komenský)在其《大教学论》中首次提出了“班级授课制”,成为现代教育的发端,其核心在于效率。19世纪,面向普通人的教育需求引发了大规模的学校建设,1850年前后,英、美等国开始有学者关注教室,研究其布局、面积、采光、通风、噪音、空气质量、设备配置等各项因素,制定相应标准。

中国的现代教育,则从清末废除科举、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开始,起步时多拿日本学校当模板;受条件制约,仍常见在寺庙、宗祠办学,慢慢推进完善;迟至1986年《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颁布,中小学校园建设才真正走向规范

 

不像学校的学校建筑

我们这个时代,被赋予很多称谓,诸如“E时代”“后工业社会”“创新型社会”“知识型经济”⋯⋯总之,是“非机器时代”。

学校教育,也越来越被要求超越职业“培训”和技能“训练”的范畴,强调性格“养成”和知识“探索”,从追求共性转向提倡个性

校舍也随之而变,“不像学校的学校建筑”渐成欧美许多国家以及日本的主流。例如,俄罗斯Irkstsk的Smart School,巨大的圆环折板覆盖不同功能的教学用房,向心的形状围合出共享花园,出挑的屋檐提供了适宜多种活动的灰空间;美国的Panther Lake小学,整体看起来就像多彩的集装箱组合。

 

国内也有“不像学校的学校建筑”的优秀案例,比如Open建筑事务所的北京四中房山校区、李晓东设计团队的桥上小学、壹零城市建筑事务所的天台赤城二小等。

但因为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核心因素没变,所以这些探索往往各有契机,“变”是特例,无法推广大量在建的仍是队列齐整的“营地”式校园。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现实。



超越现实和规范

不得不承认,考试已渗入我们这个民族的血液,而通过统一考试进行人才选拔又是种相对公平的方式,可以预见,应试教育的模式在近期难以突破

面对这一僵局,校园建设超越现实率先突围,逆推教育变革,却是件应当期许的事

 

设计可以超越现实。

首先,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社会财富的积累已经为校园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有充分的资金、技术、材料来支持新型校园的设计与建设

其次,观念与物质之间并非严格对应,物理环境是中性的。尽管教学目标和模式相对滞后会制约校园建设的创新,但创新型校园却并不排斥老模式,因此,校园建设创新完全没必要等待教学模式的变革。

此外,当今社会的各个群体,包括教师、家长、各级官员、管理部门、设计师等都希望全面提升校园品质,可以说人同此心,这也是推动创新型校园建设的根本动力。

有一点值得指出,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和开放,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已经改变。尽管价值重建是当前的另一项重要任务,但不再把人等同于学习的机器,也不再试图把人培养成“螺丝钉”,已然成为社会共识

学校建设突破“营地”模式,其实比想象的更重要

 

设计应该超越规范建设“不像学校的学校”

各类、各级规范和规定,在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曾起过重要作用。如今,信息、创新、网络早已颠覆了旧的生产方式,产品超越标准化而追求定制,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学生个体发展,强调人文关怀,现行的规范体系渐成桎梏

有越来越多的呼声要重修规范,但一来时不我待,二来即使有了新的规范,其实也不能解决创新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本身即意味着要挑战和突破规范,所以有必要从实践的角度,重新整理创新与规范的关系。这又是一个值得专文讨论的大问题。

仅从规范执行的角度,澄清一个认识:规范所制定的各项要求和指标,应该理解为是“基线”而不是“上限”。不达标是问题,合理“超越”规范则应当被鼓励,至少不该被“一票否决”。


“懂”教育的空间源自“会”教学的模式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教学空间的要求相对宽泛,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判断的多标准和功能的多元化

2.对话式教育对话式教育对传统课堂布局提出了批判,也对新型教室包括家具陈设有所期待

3.研究性课程将教室和公共区并置的组织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公共区开展常规教学以外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

 

4.主体性重建

“主体性重建”在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展,是一种“多向互动、学创结合”的教学方式。

这个话题很有弹性,可大可小。小到对教室布置提出自身意见,大到结合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老师引导,对整个学校的布局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概念

5.人文性关怀

人文主义的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

体现在中小学教育中,则是尊重学生个性,鼓励思考,关心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关于这一点的讨论和实践很多,面向和侧重也各不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贴标签式的“校园文化”建设,既不受学生欢迎,也起不到实际作用,只对参观有用。

谈到人文传统与现代性的结合,英国建筑师Holmes Miller设计的Kirkmichael小学很具启发性,建筑如同排列在一起的农舍,朴素而干净,既贴合乡村景观,又充满现代感。

6.去中心化体验新建成的北京四中房山分校区体现了去中心化体验这一点

校园空间被垂直并置,上部是体量规整的教室,下部包含一些大体量、非重复性的校园公共功能,如食堂、礼堂、体育馆和游泳池等,“中间地带”即架空的夹层,弯曲、起伏,是校园的景观园林。

与一个典型的校园通常具有的分等级的空间组织所不同,这个新学校的空间形式是自由的、去中心的,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从任意可能的序列中进入。空间的自由通透鼓励积极的探索,并期待不同个体从使用上的再创造

7.走班制教学走班制的初衷是适应不同学生的个体需要,与“主体性重建”的目标一致,但易流于功利化的弊端也十分明显。

走班制学校的教学空间布局设计会相当有特点,但走班制本身的优劣,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无法解决。值得一提的是,其实部分学科走班制是美国基础教育中的一个惯例,但全校全学科的走班制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多见。


为未来而建的中小学校园的空间特质

基于以上认识,做初步归纳,未来的校舍会有下述几个特征。

1.以多功能的开放空间替代单功能的封闭空间未来的校舍会倾向于用多功能开放空间将之代替,使教学空间多元、充满活力。

2.以学为主的空间替代以教为主的空间在新的模式中,可以通过教室内部空间的重组,来满足灵活多元的学习组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在学习型校园的基础上建设生活性校园生活性校园应有以下特征:使用温暖的材料,如木材,给人良好的触觉,让学生回归自然,体验温馨,摆脱以往一边倒地利用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倾向;拥有舒适的内部环境,如良好的通风采光环境、适宜的温度,达到全面的无障碍设计,为行动不便的学生提供便利;在细节中便利师生实际需求,如图书馆、食堂等公共设施要方便各个方向学生的到达,教室办公区与教学区接近,走廊设置休憩谈天的座椅等。

4.在满足师生使用要求的基础上更多地向社区开放学校不是独立的象牙塔,而是依附于周边的社区与之相辅相成的,所以为未来而建的中小学应注重在满足师生使用要求的基础上更多地向社区开放,形成资源的共享。

小结一下

教育界有一组四个英语短语来描述当代学校的特质,凝练准确:“learn to learn,learn to do,learn to be,learn together”。恰好能拿来给《论语·述而》所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作注——好学文、恭践行、立身以忠、交友以信,细想来严丝合缝,伟哉夫子!

笔者尝试加上一组中文意译: “自主学习、自己动手、自主管理、自我控制”。

总之,未来的学校是学生自己的学校,从形态上由“像”回归“不像”,向第一代学校靠拢,但学生替代老师成为学校的核心,价值取向恰恰相反,这是进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观念到设计,从模式到空间,设计师有必要通过开放的学习与思考努力靠近教育的本质。只有读懂教育,方能设计好面向未来的中小学校。
 

注:内容来源网络,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联系方式



重庆常春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座机:023-68889077

邮箱:ivy68889077@163.com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鸳鸯街道湖山路189号1幢16楼

重庆常春藤,专业校园文化全案设计机构,您的校园文化建设管家。

  •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 即时微信咨询

    即时微信咨询

友情链接



常春藤文化

在线疑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