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藤资讯

当下的审美重建:美育的可能性?



全文共4800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图片

当古典社会的桨声杳然远去,审美重建是当下教育的重要议题,我们该如何思考“人之为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重建个体心灵和群体信仰?在具有“超越性”审美体验中,我们体会到“大地上的山水”与“无数远方的人”,进而从具象的美上升到理念的美,从自然人走向理性人,在追求恒定的价值中培养出美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性,培养出一个真正完整的人《優教育》杂志社主办"对话人文精神:以审美重建抵达'人之为人'"主题沙龙,南京师范大学易晓明教授与众教育人共论当下的审美重建与美育的可能性。

一种审美化的生活

图片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很多古人登台城怀古伤今,写下伟大诗篇。今天在此地探讨审美话题也着实应景。

我们既然要谈"当下的审美重建",首先可能要思考的是我们失落的是什么。所以,我们应该回到本源,即怎样理解审美,理解美感。

今天,我走过樱花大道与往常带着相机漫步的感受不一样,因为今天我想的是如何把樱花大道的东西带入课堂,这时候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思考,少了那种从容、淡定。虽然,樱花还是那个色彩、那个形,但是我的美感体验不如往常。

王阳明曾说"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他是站在自我主体的立场。而 我更赞成的是审美存在于主客体的关系中。于客体,很多人会看到美外在的形象,比如它的色彩、线条,它是否能构筑一种和谐的形式美。于主体,人们会谈感性、理性,审美作为一种认知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它更多的是突破、唤醒我们的感知觉。在这个过程中,理性的、经验的,与一些生命历程的东西参与体验进行交流,所获得的一种感受,我们把它称作美感。

那么,审美这样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与科学的、实践的有什么不一样呢?

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创立美学,提出审美概念。他认为我们已经从科学、道德层面建立起对世界的一种把握,但还缺一种从精神层面的把握,所以他提出美是感性的认识和完善。

康德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通过"无利害感,将审美与实际的欲望、现实的利害关系以及理性的利害感区分开来了,从而也就区分了审美愉快与感官愉悦"。康德讲审美的共通性、普遍性,能够让我们从意义、心灵,从个人、自我、现场走上一种超越的自信。

中国古人所追求的是审美的最高境界。孔子赞同曾晳的志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 咏而归",又有"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之言。这才是超越了庶务之后所达到的境界。

清朝的《浮生六记》描写了作者与妻子芸娘之间如何在平平淡淡的日子中过出一种品位,一种趣味,一种雅洁的生活状态。李渔以 《闲情偶记》系统去谈生活,衣食住行园艺、茶艺等。

这就是中国古人所倡导的一种审美化的生活,它其实带来人精神上的自由,生命的和谐。西方也有著名的哲学家有此论述,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中谈到,审美经验和日常生活经验在今天是断裂的。我们好像认为只有去欣赏了艺术作品,坐下来很雅致地喝一杯茶,去做了什么样的审美活动,才是获得一种美感体验。其实,审美经验具有更广阔的内涵,能落脚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处。

审美素养的三个二元落差

图片

法国的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当社会不断发展,我们今天很大的问题是当我们的逻辑理性不断发展之后,却忽略或忘记了审美是人类一种本源的和世界的关系。

比如,各个城市都在搞市容建设,却不免陷入城市特质,文化和历史丢失的同质化。我们喜欢用西红柿炒鸡蛋的颜色做招牌,但是这两种饱和透明度都高的颜色,未必给你一种审美的愉悦感和体验。幼儿园的很多设计,总是用大红、大绿、大紫非常鲜艳的颜色,其实中国道家早就讲过"五色令人目盲"......

挪威安道亚岛的The Whale赏鲸游客中心,外观看起来低调而充满诗意,孤状的石造屋顶不仅融入了周遭的岩岸地形,并且选用当地未做加工的石材,让这座屋顶就跟周围的岩石一样,也会随着时间而爬上青苔。更独特的是,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观光对象——鲸鱼, 从远处看起来The Whale就像一只鲸鱼的尾巴从海平面上升起一般美妙。

中国也有这样一些在今天依然能给我们带来震撼与美感的建筑。建筑学家王渤先生在设计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时,把中国的 传统的山水、人文、艺术与建筑有机结合,营造中国画里的三远境界——高远、深远、平远。校区的台阶全用长竹条,意想唤醒我们已经缺失的那种对世界的敏锐感知——走在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路上,重新找回走路的感觉。

我们曾做过近一万份的中国国民的审美素养调查,结合调查以及现实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当代国民的审美素养明显地表现为三个二元落差。

一是浅层审美经验与深层审美经验之间的落差。在当今这样一个超级审美化的世界,刺激调动了现代人的审美感官,让他们在对各种各样美的物品、空间、影像目不暇接的感受和自觉自愿的追求中,过于追求形式的漂亮、寻求感官的刺激和满足,这是浅层审美经验的第一个表征。审美经验的功利化和符号化构成了第二个表征。审美过程的短暂化和审美经验的碎片化是第三个表征。

与浅层审美经验相对应的是深层审美经验。深层审美需要我们停留驻足,去留意审美对象的美好,不仅要看、听,也需要闻、触等其他身体感官的参与,不仅需要以身体感知, 而且需要融入情感、想象,与审美对象进行多次往复交流。经历了从感知形式到把握内在意义的完整过程,一个清晰而完整的审美经验才得以形成。

图片

二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生活态度的审美化之间的落差。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当今社会,尤其是都市区域已经是一个普遍的趋势。我们已经被包裹在一个被美化的世界里, 比如经典艺术与大众艺术的融合,商品设计和包装越来越漂亮,空间越来越有情调,各种图片、影像越来越炫目.....然而日常生活的审美 化是不是只停留在用美和艺术来装点和丰富生活呢?

当代中国人最经常说的一个字就是"忙”,为生计而忙、为名利而忙、为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忙,每个人好似上了高速公路,一路追奔下去,没有停留,无视窗外的美景,有的却是心慌、焦虑以及各种亚健康体征。生活态度表现为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价值意义、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利益得失以及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状态。在很多美学家看来,审美素养就是一种从容闲适、淡泊、整合的生活态度。

三是,审美需要与审美创造能力之间的落差。在中国国民审美素养调查的三个维度中 (包括审美想象、审美通感、审美创造),国民审美创造得分是最低的,表现在国民缺乏审美的想象和创意,以及将创意通过艺术化的手段表达和制作出来的能力。比如,63.7%的国民表示自己”在日常生活或工作或学习中缺少创意”;对于"您在欣赏自然美景时,常常会由一种形象联想到其他更多的形象",54.4%的国民选择了不太符合或很不符合这一描述;57.9%的国民认为自己在听音乐时,不太会或 不会有形象或画面的联想。

国民审美创造知识与技能的缺乏还表现在艺术表达与创作方面。47.1%的国民不擅长或很不擅长任何一种艺术;44.1%的国民不善于或很不善于发现废旧材料的独特之处并将它制作成工艺品或其他物品;41.3%的国民在平时不喜欢或很不喜欢通过文字来记录和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与经历。艺术表达和创作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艺术素养高低的重要指标,国民艺术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国民在生活中的审美创造能力。

大美育体系建构

图片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他说:”有健康的教育,有审视力的教育,有道德的教育,也有趣味和美的教育。最后一种教育的意图是,在尽可能和谐之中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的整体。”席勒为我们指明了两种对美育的不同理解,—种是与体育、智育、德育并列存在的,有着自身独特规律、目的和内容的教育形态,即它是关于 ”趣味和美的教育”;另一种则是把它理解为 "教育”本身的价值取向,"美育即教育",即合理的教育应是使人的感性和精神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而这点恰恰又是审美教育能够做到的价值维度,因为:

第一,既然审美与情感相关,是人的感受,那么美育一定要打通各种感官,在充分地感知、体验美的色彩、声音、形式、形象中不断积累这种情感,人有了这种情感积淀,才可能有想象力、创造力。

第二,美育一定是要引发孩子们将审美对象和自身联系,由外到内激发一种内在的生命体验,产生一种生命感。中国古代讲礼乐相通,乐就是审美教育,给人心灵的震撼之大堪比道德说教,它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唤醒学生的感知,在情理交融中感动学生的心灵。

第三,审美最终应该实现人的精神自由,美育其实应该让我们将破碎的平凡的日常经验向完整清晰的经验转化。苏东坡被贬黄州,在极度贫困潦倒的状态,做"东坡肉”,酿”东坡酒”,借了一块官地,因地制宜冬种麦,夏 种稻,”春食苗,夏食叶,秋食果,冬食根”。中国人在谈审美、谈艺术的时候,绝不是在器的层面,而是上升到道德、精神、人格的层面。

2014年,美国颁布了《国家核心艺术课程标准》。他们对艺术的界定是这样的——艺术是交流、艺术是创造性的自我实现、艺术是文化和历史的联系者、艺术是到达幸福的途径、 艺术是社会参与。

这项标准已经完全不把艺术定位在一个技术的层面,而是建造一个大美育概念。一方面有独立性美育课程,现有的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美育实施途径,另一方面有生活美学类课程,内容包括对自我生命、 自然生命等审美体验和思考。

教育哲学家格林曾说:"教育意味着开启—种新的看、听、感觉、行动的方式,意味着培育一种特殊的反思与表达。而审美教育正是这种实现人的完整发展,实现人的认知、知觉情感和想象完整发展的教育。"

在格林看来,美育开启人们一种新的、一种不同的看待、感受、思考世界的方式,而且越是积极地感受,全身心地参与,人们就越能够发现更多、感受更多。这些丰富的感性和理性和谐交融的审美经验可以帮助人们寻求与他人、与世界更好的联系,寻求个人的根基,更好地理解自我,以至于打破枯燥、被动、厌倦的生活,从而去建构新的意义,发现一个充满色彩声音和不确定的新的世界。


注:学校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联系方式



重庆常春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座机:023-68889077

邮箱:ivy68889077@163.com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鸳鸯街道湖山路189号1幢16楼

重庆常春藤,专业校园文化全案设计机构,您的校园文化建设管家。

  •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 即时微信咨询

    即时微信咨询

友情链接



常春藤文化

在线疑问诊断